<blockquote id="wolk9"></blockquote>
  • 首頁 > 信陽之窗 > 豫風楚韻 > 藝術(shù)

    光山花鼓戲

    信陽市人民政府門戶網(wǎng)站 www.dingchengjx.com 時間:2025-11-05 來源:光山縣政府辦

      光山花鼓戲由當?shù)孛窀栊≌{(diào)和花會舞蹈逐步孕育而成,是板腔體和曲牌體結(jié)合的劇種。以組班形式演出,每班七八個人。以演小戲為主,也演連臺戲。伴奏主要是打擊樂,也有管弦樂伴奏。道白用當?shù)胤窖浴P挟旪R全,一人多角,舞美扮相簡而不亂。唱腔豐富,分慢板、行板、快板、散板四類,吸收了大量的民間音樂。劇目有二百多個,以師徒口傳為主。光山素稱歌舞之鄉(xiāng),位于河南省南部,大別山北麓,淮河南岸。花鼓戲主要活動區(qū)域在河南、湖北、安徽三省,多在農(nóng)村民間演出。這里是中州文化和楚文化的結(jié)合部,風土人情、民俗民習、語言發(fā)音都有突出的地方特色。宋代蘇東坡貶謫黃州途經(jīng)光山,在《仇池筆記》中說“光黃人二三月群聚謳歌”,記錄了光山歌舞的盛況。據(jù)《乾隆光山志》記載,當時已形成光山花鼓戲,至今有二百多年的歷史。光山花鼓戲的形成分為五個階段:一是花會玩燈階段,演出龍舞、船舞、車舞并扮演各種典故;二是打五件,又叫“打龍船”階段,一人打五件樂器,走鄉(xiāng)串戶即興表演;三是二三對階段,二人分工打三件樂器,一唱一和進行表演,可演情節(jié)簡單的小戲;四是地燈班階段,一班五至七人,有角色分工,有唱腔曲牌,演折子戲和地方小戲;五是花鼓戲階段,行當、音樂唱腔等趨于成熟,成為世代相傳的特色劇種。

      光山花鼓戲從孕育到形成歷史悠久,發(fā)展成為一個劇種也有二百多年,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。光山花鼓戲音樂唱腔豐富,風格獨特,自成體系,有很高的藝術(shù)研究價值。光山花鼓戲劇目《夫妻觀燈》1953年參加全國首屆音樂舞蹈會演,獲金質(zhì)獎?wù)?;《假報喜?956年參加河南省第一屆戲劇會演,獲演出二等獎?!俄斠巍?005年參加首屆河南省民間戲劇節(jié)展演,獲銀獎;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,在鄭州參加由商務(wù)部、河南省人民政府支持舉辦的中原民間文化精品藝術(shù)展演,花鼓戲《頂椅》、《夫妻觀燈》獲演出金獎。光山花鼓戲受到廣大觀眾喜愛,是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(chǎn)。2014年,花鼓戲(光山花鼓戲)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代表性項目名錄。

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
    国产精品秘入口A级一区二区,欧美亚洲精品免费,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无码,多人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

    <blockquote id="wolk9"></blockquote>